一个企业在构建成自己的品牌的时候,需要其成熟渠道之外,供应链不能简单等同与生产或者物流,包含产品的原材料、设计、生产、物流、销售、交付甚至市场推广等,是个全面闭环的流程。
在品类格局初定后,纵向一体化会成为核心趋势。一体化由两个要素驱动,一个是头部品牌通过自建产能、自控渠道往上下游走,另一个是头部企业加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从而实现对产业从供应链到品牌再到交付的全链条协同,最终效果是产业的纵向一体化协同程度会加深。
Rio、蜜雪冰城这类公司的核心壁垒就在于其供应链价值,而非单纯的C端品牌价值。比如,Rio的母公司百润开发的香精香料除了自用,还供应给百事可口、元气森林、农夫山泉和相当一批低度酒品牌,B端收入已经占到其总收入的10%。
泡泡玛特、完美日记、元气森林等头部公司也已经开始从品牌到平台的探索尝试,频繁的投资和收购行为,上游供应链、研发的持续投入,就是这种体现。一旦头部公司平台化,其纵向的产业整合、横向的边界拓展,就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产业链主角色,还会成为小而美品牌的最终资本归宿。
依靠国内供应链、渠道尤其是流量运营的溢出效应,头部品牌也注定有机会成为国际品牌,尤其是平台的大手笔加码,包括阿里调大将蒋凡、字节TIKTOK/Fanno齐上阵、腾讯投资Cider等跨境电商,品牌出海能够享受到的渠道溢出效应,已经呼之欲出。
因此,供应链也是中国出海品牌优势之一。得益于国内最全的产业链结构、充分的产业链能力使得众多包含优质头部在内的代工厂愿意向新品牌开放OEM及ODM能力。
哪些品类容易在出海赛道上脱颖而出,又有什么品类暂时更适合在本土发展呢?
郑和出海认为基于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海外不同赛道的体量、和中外市场的成熟度差异,消费电子类公司、时装公司和家具公司比较容易通过出海战略达到规模。
其他一些品类,例如宠粮和健身类公司,我们其实不太建议出海。因为这两个赛道在海外市场的成熟度大大高于中国市场,所以这两个品类更多的是国外的产品概念和产品模式进入中国,目前中国公司还没有从概念上先发于海外,如果现在进行品牌输出则没有太多优势。
总的来说,品牌出海核心还是要落到品牌价值观输出上,重在品牌深度而不是销售件数。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很多元,也没有唯一绝对的价值观可以取悦所有消费者。这其实就给中国很多消费品牌带来了机会。
因此在出海这件事上,对品牌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的核心消费者是谁,专注地去在他们之中建立起品牌心智、忠诚度、以及专属的交流方式。慢慢的,品牌力就会基于这一小群人扩张开来。
郑和出海拥有完整丰富闭环的优质供应链生态圈,可为您的品牌出海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发布评论
发表评论: